【罗氏正骨法】传承罗氏正骨精髓 与时俱进创新罗氏正筋八法
历经时代变迁,罗氏正骨法在一代一代人的传承下,以及与骨伤疾患作斗争的经验总结中,不断完善,不断创新,其中,罗氏正骨法第七代代表性传承人、素兰医疗特需专家罗素兰主任,传承罗氏正骨法之精髓,结合50余年临床经验,与时俱进,创新罗氏正筋八法,为推动罗氏正骨法的发展再添“浓墨重彩”的一笔!
我们所听说的罗氏正骨法到底“神奇”在什么地方
罗氏正骨法在治疗前,首先要对病情进行明确诊断,之后采用一法多用、多发共用的治疗方案对症治疗,在手法治疗过程中,需结合三核心、正骨法则五要素、三兼治、三定点诊疗法,所以,才能形成罗氏正骨法手法治疗“稳、准、轻、快”的特点,最后,结合有效药物,不但适合于自然灾害的救护,也适合于慢性病和软伤的有效诊疗。
成熟的核心思想,铸造骨伤疾患防治“利器”-罗氏正骨法
罗氏正骨法的核心为五言三十七字令:摸接端提拉,扳拨按摩压。顶挤蹬揉捏,松解点穴“法”。捧拢复贴“用”,旋转“与”推拿。摇摆挂牵引,分离叩击打。治疗过程中,巧妙配伍一法多用、多法共用,同时辅以汤药,内外兼治,多管齐下,让患者免除病痛折磨。
除此外,需牢记诊疗要诀:凡正骨者必察其形,询其源,触其位,闻其声,施其法,观其志意与疾能,方可疗以筋骨之患!
罗氏正骨法系统技术要领,治疗骨伤疾病见效快、痛苦小、疗效好
1.罗氏正骨法的技术特有理念
三核心、五要素、三定点、三兼治、两轻一重。其中三兼治在治疗上完善了手法的作用,不仅还纳组织的归位,而且为愈后确保功能,创造了有利条件,同时也弥补了只管骨折,不顾软组织功能障碍的缺陷。相互连接的三兼治手法根据解剖学分解:
正骨:矫正断骨错位合拢还原位
正筋:拨正游离、浮起、扭转、出槽的筋腱
正肌肉:并拢损伤后分离、肿胀浮起的肌肉
2.罗氏正骨法的技术主要特点
稳准轻快,疗效高、见效快、患者痛苦少
3.罗氏正骨法要素
断而须则固,固而须则适,绀而须则祛,僵而须则软,节不利而活之。
罗氏正骨是系统的、成熟的、拥有丰富学术内容和卓著医疗成就的骨伤疾患治疗手法,熟练掌握需要持续的严格按照核心理念练习,并经过丰富的临床经验积累,才能真正掌握并传承,而罗素兰主任不仅传承罗氏正骨法之精髓,并在50余年的临床工作中,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和手法经验总结,凝练而出罗氏正筋八法,以完善筋伤疾病的预防和治疗!
什么是罗氏正筋八法
罗氏正筋八法适用于筋伤(又称软组织损伤)疾患,是指各种外力或慢性劳损等原因导致人体皮肤、皮下筋膜、肌肉、肌腱、腱鞘、韧带、关节囊、关节软骨、周围神经及血管等组织的损伤,筋伤类疾患是随着疾病谱的不断改变,而逐渐增多,罗氏正筋八法为完成加强筋伤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研究的迫切任务,经过罗主任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而出,主要适用于筋出槽、骨错缝等肌筋损伤疾患。
展开全文
哪些骨伤疾患适用罗氏正筋八法?
出现以下临床表现,均可通过罗氏正筋八法进行手法治疗,详情如下:
1.外伤史:如扭伤、抻伤、踒伤、戳伤、摔伤、砸伤、蹲伤等数种原因。
2.疼痛:伤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疼痛,亦有部分患者在伤后数小时或数日发病。
3.肿胀:肿胀程度不一,与受伤姿势、外力大小有关。
4.畸形:与骨折后的畸形有较明显的区别,局部隆起或关节部位出现内外翻旋之象。
5.活动受限:急性损伤,患肢关节主动活动受限,被动活动尚可。损伤日久可出现主、被动活动均受限。
6.肌肉萎缩:由于病程日久、气血不畅,局部供血受阻,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。
7.脊柱、四肢关节:退行性病变的颈椎、腰椎间盘突出症等。
罗氏正筋八法的手法治疗特点
1触诊检查:
八字触诊检查是“罗氏正骨法”的特色手法之一,它既是一个检查手法,又是一个治疗手法。它直接作用在病点及反应区域,舒展结节,贴按浮起之筋腱,杵按平整凸起之骨缝,分理疏通经络气血,还原一个自我正常运转的生理状态。此法既是检查手法又兼有治疗作用,检查的同时完成了治疗的过程,是一个具备双重功效的手法。
2手法诊断:
通过观察伤处的肿胀程度与皮下瘀血的范围,触诊痛点处反应出的条索、筋结、硬块、捻发音、揉沙感、错动感、凹凸感、棱梗感以及筋粗、筋硬、筋聚、筋浮、筋转等双手指腹下的触感。要求医生指腹下感觉高度灵敏,根据手感仔细揣摩做出诊断,然后进行手法整复。
3 辨病分析:
双手触诊时的感觉,以及患者伤痛部位的感受,传导至医者大脑,进而严格区分患病点与波及到周围组织的变化感觉,对症选择治疗手法与辅助手法。
4 手法施治:
治疗时采用“两轻一重”的治疗手法,即治疗初始阶段,手法要轻,力达皮下即可;伤后造成的筋出槽、骨错缝,进行矫正手法的角度、力度、方向需精准到位;治疗末期,因矫正手法带来的局部气血与组织的应激反应,更需要柔和轻巧的活气血、通络脉的手法。
5 手法功效:
消肿止痛,舒筋活络:
机体损伤后出现肿胀、瘀血、疼痛,通过理筋、顺筋之法,可使气血畅通,肿胀消除。
整复错缝:
外伤后某部位出现关节活动受限、异常弹响以及相邻关节面的棱嵴感,通过杵按复贴、旋转牵扽,使关节面复平还原、筋结条索消失,达到通利关节的效果。
引筋归本:
筋喜温喜柔不喜刚,俗话说:“宁治十个脱位,不治一个筋伤”,这说明筋伤治疗比较困难复杂。治疗时采用轻巧、柔韧、和缓的分拨、按压、捋顺、指顶等手法,将损伤异位之筋归合到生理本位走向。
松解绞索,滑利关节:
损伤日久,可造成关节程度不同的变形,失去正常的活动范围,通过复贴、分拨、推按、被动屈伸关节等手法使粘连、绞索解除。
罗氏正骨法的发展靠的是每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和持续探索,罗氏正骨法第七代代表性传承人罗素兰主任,带领素兰医疗骨科团队,心怀患者,坚守一线,深挖专科领域,积极发现总结,传承并创新罗氏正骨手法,为越来越多的患者解决病痛折磨!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