藏文科普 | 一盔一带 太空中的生命线

412 admin
时装图鉴

头盔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件物品,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。为避免在追捕野兽甚至格斗时头部受伤,原始人用椰子壳等纤维质以及犰狳壳、大乌龟壳等来保护自己的头部。但经过几百万年的进化和环境改变,对人类产生威胁的外部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头盔这个人类古老的保护工具,经过不断发展,现在已成为现代人类遨游太空必不可少的保护伞。

头盔提供的保护

作为航天服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,航天员的头盔由头盔壳、面窗结构和颈圈等组件构成。目前,在载人航天中使用的头盔有软式与硬式两种。软式头盔大多数作为舱内航天服的组件,在飞船发射、轨道压力应急和返回过程中,软式头盔能起到隔音、隔热、减震、通信等功能。硬式头盔一般用于航天员舱外活动,分为固定式和转动式两种,其中转动式头盔在其颈圈上有气密活动轴承,但密封环节增多会降低气密性与结构的可靠性。

险酿大祸的头盔

头盔漏水会危及航天员的生命安全(图源: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)

2016年1月,两名航天员走出国际空间站,进行当年首次太空行走,但任务很快被紧急叫停,原因是头盔漏水了。原来,此次太空行走原定将持续约6个半小时,但航天员蒂莫西·科普拉报告说自己的头盔里被水泡了,而且水是冰冷的。地面控制中心由此推测宇航服的冷却系统出现了故障,导致冷却水进入了头盔里。在微重力环境中,漏水不同于地球表面,会危及生命。

生命之带

飞向太空时,安全带要系牢(图源: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)

在飞向太空的过程中,无论是在舱内还是舱外,安全带都是很重要的装置,因为它在关键时候保护着航天员的安全。

载人火箭发射前一个小时,航天员们除了例行检查通信、跟航天员系统指挥中心通话、仪表板复位,还要系上相当于开车时司机、乘客所系的安全带,把腿部、身体固定好。就拿中国的舱外航天服来说,其胸甲右下侧伸出了两根一长一短的橘黄色安全绳。这不是普通的绳子,它们内部有弹簧,最长可拉至3米,能够承受一吨的拉力。绳的另一端是两个挂钩,在太空行走的每一步之前,航天员都要先在轨道舱壁的扶手上固定好安全系绳的挂钩,一根固定好了,另一根才能改变位置。

系安全带的原则是:当身体要移动到一个新的位置时,先将新安全带系好,再将原来的安全带解开。在太空行走时也不要带太多东西,因为会忙不过来——既要进行操作,又要不断地系安全带,还要防止没有系绳的设备从身边飘走。

神舟七号舱外航天服

航天员们遨游太空都带上了一盔一带,而近期全国也在开展“一盔一带”安全守护行动,因此,为了您和家人的安全,无论是驾乘摩托车还是电动自行车,无论是在车辆前排还是车辆后排,都请正确佩戴安全头盔、规范使用安全带。

藏文科普专区更多内容

已在“知识就是力量”微博

“藏文小科普”话题建立专区

感兴趣的小伙伴

也可以移步关注哦

《知识就是力量(汉藏文)》简介:本刊旨在普及科学知识、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、弘扬科学精神,为提高藏族群众科学素质服务,特别是向广大藏族青少年播种科学种子,启迪科学智慧,点燃科学梦想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为什么大模型推理服务要计算首个token的延迟?其他token的耗时不需要考虑吗? 支付宝蚂蚁借呗要多久到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