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性关系:50到60岁的女人找男人还有什么用?2种用处!
老话说“满堂儿女,不如半路夫妻”,这话听着俗,却道尽了人到中老年的心思。就像作家苏童在《妻妾成群》里写的:“人活到一定岁数,就像老房子着了火,没处躲没处逃,就盼着有个人搭把手扑火。” 50到60岁的女人,走过半生风雨,心里的算盘早就不是年轻时的风花雪月了。 民间常说“女人五十像枝花,只是缺个惜花人”,这年纪的女人找男人,既不是《牡丹亭》里杜丽娘那般“梦而死”的痴缠,也不是卓文君私奔时的冲动,她们心里的账,比谁都清楚。 两性关系:50到60岁的女人找男人还有什么用?2种用处!
一、不是图你甜言蜜语,是盼个“遇事能搭手的伴儿”,就像老两口搭伙过日子,比儿女还靠谱 《礼记》里说“饮食男女,人之大欲存焉”,可到了这年纪,“饮食”的分量早就压过了“男女”。女人找男人,首先图的是个实在——家里水管坏了,他能爬梯子修;冬天囤白菜,他能帮着扛上楼。 就像邻居王阿姨,55岁那年跟老张走到一起,她说:“我图他啥?图他下雨时能往我菜篮子里多塞把伞,图我半夜咳嗽,他能摸黑递杯水。” 这哪是谈恋爱,分明是找个“生活搭档”。 老话讲“远亲不如近邻,近邻不如对门”,可真遇事了,对门哪有身边人顶用?《红楼梦》里的刘姥姥,年过半百还得靠邻里帮衬,可若有个知冷知热的伴儿,何至于寒冬腊月还得跑远路?女人这时候找男人,是把日子过成了“你搭棚我垒墙”的实在,比啥都强。
二、不是贪你钱财多少,是戒不掉“有人惦记”的暖,这瘾一旦沾上,比年轻时的情爱还上头 你以为女人到这岁数就不图感情了?错了,她们图的是《诗经》里“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”的踏实惦记。就像李奶奶跟后老伴儿,俩人退休金加起来刚够花,可每天早上老头都要往她兜里塞块糖,说“吃甜的,日子就不苦了”。 民间说“女人是水做的,得靠火来温”,50到60岁的女人,心里那点“火”早就不是年轻时的烧得旺,而是要慢慢煨着的暖。她们怕的不是孤独,是生病时床头空无一人,是看电视笑出声来,回头却没个分享的人。 男人这时候的作用,就像《浮生六记》里沈复对芸娘的那句“来世卿当作男,我为女”,无关风月,只关牵挂。你说这是成瘾也好,是依赖也罢,对女人来说,这份“被惦记”的暖,比金镯子还珍贵。 说到底,50到60岁的女人找男人,不是《西厢记》里的一见钟情,也不是《金瓶梅》里的欲望纠缠。她们要的,不过是“你帮我添柴,我为你煮粥”的实在,是“天凉了,记得加件衣”的惦记。 这差距,说扎心也真扎心——年轻时追求的浪漫,到老了全化成了烟火气。可你细想,这烟火气里的情分,才最禁得住岁月磨啊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